丹青写真色 欲补离骚传 世界微头条
观吴泽浩先生端午新作《屈原离骚》册页长卷
郑铁军 霍晓蕙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曰:遂古之初,谁传道之?
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
——辑录自《屈原·天问》
册页长卷题跋
中国绘画,重“品”尚“意”。尤其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水墨写意,尤其重“品”——画品如人品,是高蹈人格的映射和象征。正如文徵明自题《米山》所言:“‘人品不高,用墨无法’,乃知点墨落纸,大非细事。必须胸中廓然无一物,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,自然凑泊,笔下幻出奇诡。”
开启创作
端午节后,一个大雨将至的上午,观吴泽浩先生创作册页长卷《屈原<离骚>》,在笔起笔落的宏大构图里,在皴擦点染的酣畅笔墨中,不禁联想到绘事先贤所语“生生之气……幻出奇诡……”。在创作中,耄耋之年的吴泽浩先生,用自我提纯多年的自由笔墨、奔放心灵,吟唱一派浩然之气。讴歌屈子香兰气概,实际上也是在尽抒情怀操守,和对大美的不尽追求。
这件册页长卷作品分为两个段式,从至刚到至柔,气象全然不同,过渡自然舒展毫无凝滞——前部如郭沫若(郭老曾以16天的时间写就了五幕话剧《屈原》,蜚声海内外,影响巨大)笔下的风雨雷电,高古天地混沌未开,山川云松浩荡纠葛,一下子把人拉进彼时楚地现实的风云;后部一转为屈子峨冠博带、衣袂飘舞的浪漫飞升仙境,清气充盈,云水歌谣、有龙行吟……一阴一阳之谓道。在此,清气与刚健相连,可谓画面中的“清刚之气”。前部的浊气下沉,是为后部清气流转做铺垫,欲扬先抑;在吴老笔下,清气环围屈子,幻化为一种画面的磊落之气、正大之气,清净高逸的情感,在万般磨砺后得以释怀。
为长卷题款
观画不语,在心中深深体味到艺术家赋予作品的那种力量,那种独守清流的洒脱抱负。整幅长卷以气贯神,酣畅醇厚;江山莫装点,水墨写清新,黑白灰奏响生命的节奏,恣肆奔放实则法度森严,壮哉,妙哉!
长卷题款
用“抒写性绘画”来概括吴泽浩先生的作品,应当是恰如其分。抒写,是书写,大笔如椽,纵横驰骋,细笔游丝,如琢如磨,有笔有墨,书画合璧。抒写,是抒情,境由心生,笔随意转,豪情柔情,诉之笔端。抒发也是汲古出新,从心所欲,不离法度。这位八旬艺术家,一直在抒写性绘画之路前行,艺术步履坚实从容,总有新意产生,常有惊喜出现。
“千古离骚人物,芳至今,犹未歇”(辛弃疾语)。数十载从艺路上,吴泽浩老先生不媚俗、轻名利,他尊崇屈原精神,保持文人情怀,其追求的艺术境界,恰如东坡所言:“丹青写真色,欲补离骚传”。
壹点号 绘谈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